学位点简介
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工商管理学学科全国百强,北京市属高校排名第三。工商管理学学科坚持立德树人,依托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和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共建工商管理学学科项目,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北京为核心要素,秉承“应用导向、创新驱动、产教融合、开放合作”的学科建设理念,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1个中心,突出“建设特色方向、服务地方经济”2个特色,重点建设“学术创新团队、前沿研究中心与科研创新平台.学术交流合作机制”3个内容,做到自比有进步,他比有特色。
工商管理学学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追踪学科前沿,注重管理学科与数据科学的交叉融合,以国家(北京市)创新发展战略为导向,服务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等四个中心建设,重点关注数字经济与理、高精尖经济结构、现代服务业等实践领域,形成了“以学科交叉呈现科研创新、以融入北京做出服务贡献”的学科特色。
发展历程:工商管理学学科是北京联合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教学科研实力最强的学科,支撑11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6000余名,分属旅游、管理、商务等学院。2005年起联合培养“企业管理”硕士,2011年获批工商管理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独立招收研究生。本学科多年来与其他高校以“独立导师、联合培养”方式开展博士生教育、建设“旅游信息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人才培养目标:掌握坚实的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工商管理学专门知识。有较强的应变、决策、沟通、组织、创新能力及应用本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旅游管理、企业管理、会计、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及学术写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具有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北京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
立足区域发展需求:现代化的智能城市服务管理、创新发展管理和新型行业领域的活动管理,已成为工商管理学学科的基本主题。智慧型城市的科学管理,以及国际大都市间的交往和智慧旅游,都已成为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服务对象,我校具有管理学与工学融合的条件与优势,具备发展条件,尤其能够满足北京科技创新与国际交流中心的战略定位的人才需求。培养智慧城市管控、科技创新管理和智慧旅游管理方面的国际高水平人才,对北京国际一流大城市建设,是亟待解决的战略任务。
与行业发展有效衔接:具有学科交叉优势,有利于重大问题攻关。中小微企业创新管理学科方向,从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管理、移动商务等多学科角度展开研究与社会服务,推动了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智慧旅游学科方向综合运用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解决了文化旅游价值智能挖掘及展示技术等关键问题。
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发表两篇ESI高被引论文,“《北京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立项论证报告及<条例>草案研究报告》”为《北京中小企业促进条列》的出台提供了政策咨询建议,并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研究调研报告》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获得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一等奖。凝集了一批有学科影响力的专家,以特聘教授工作站、论文工作坊、学科咨询顾问等方式吸引了张新民、毛基业、王永贵、陈国青、李平、杨晓光等教授指导本学科建设。
主办了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旅游类学术刊物。《旅游学刊》是国内最高水平的旅游学术期刊,是第一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百家学术期刊,连续被评为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一年一度的“《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已形成很高的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2.研究方向
企业管理:主要依托管理学院。聚焦初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已形成创新管理、创业行为、创新网络、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数字经济下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等特色研究方向,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金项目、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多次被北京市政府、相关委办局、产业园区、企业等组织采纳应用,提供了管理咨询和决策服务,多次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为激发北京(中小微)企业创业活力、促进其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智库作用。
旅游管理:本方向主要依托旅游学院。围绕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结合管理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类学等学科,深入开展了乡村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旅游信息化、旅游企业管理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形成了以遗产旅游、智慧旅游、基于多模态网络数据挖掘技术的景区管理为特色的国内首创研究成果,对数据挖掘技术在旅游学科的创新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助力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复兴,荣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3项。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16项国家基金项目的支持下,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同行的高度肯定。
会计学:本方向主要依托管理学院。面向科技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财务风险管理、科技金融、供应链融资等特色研究方向,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20余项,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被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区知识产权局、朝阳区科委、商务委等机构采纳应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形成了本学科服务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智库力量,获批北京市长城学者计划项目。
数字化创新管理:本方向主要依托商务学院。立足于北京市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发展需求,服务于新时代首都发展,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现实需求,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数字化项目或技术可行性分析、数字化转型方案设计、数字化运营策略优化、数字化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数字要素和资产管理等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企业提高数字化创新的有效性、提升数字化运营效益提供决策支撑,助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3.主要学位课程
数量分析方法、组织行为学、管理经济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与企业价值、营销管理、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旅游研究方法、文化与旅游研究的范式与实践、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信息经济与知识管理、国际投资学、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产业经济学、学术道德和论文写作等。
4.成果与特色
主要成果
(一)科研成果
近3年工商管理学学科教师以第一单位或通讯单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与教学成果奖13项,担省部级以上项目60余项。工商管理学学科立足北京经济发展,为北京市政府各区县政府解决发展问题提供了依据,承担各类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课题共354项,总经费达5346.2万元。其中如:“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研究”项目、“共建核心区国际技术转移机制研究”项目、“通州城市副中心发展研究”项目等都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大背景下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
(二)就业状况
工商管理学学科立足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城市型应用型学科,以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自2015年有学生毕业以来,为国家培养近两百余名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各行各业,其中很多人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通过开设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建立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机制,开展职业生涯大赛等形式,建立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有效提升了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满意度。学科创建至今,就业率每年都是100%,且实现高质量就业。2024届工商管理学硕毕业生有1/3学生考取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高校博士研究生。
(三)国际交流
工商管理学学科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科技应用技术学院,共同举办金融与会计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培养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建立了“3+1”、“3+2合作项目,不断开拓和完善国际交流平台,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20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2013年以来,加强了与获得AACSB认证的商学院的合作,2022年商务学院顺利通过AACSB认证,进一步优化了国际交流的伙伴和平台。
(四)社会服务
近三年工商管理学学科共承担政府、企事业等横向课题298项,总经费近5000万元,积极为京津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充分发挥智库作用
承担的《高速铁路对社会经济带动作用研究》、《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地方立法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被铁道部、市政府、市人大采用,推动了国家交通发展和首都立法;“中关村核心区知识产权商用化机制与政策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被相关政府部门多次采纳,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提供了咨询建议。承担的“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研究”、“朝阳区服务外包电子交易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创业平台”、北京市商委“总部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发展报告”、“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报告”“朝阳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生活服务业品质提升研究等项目”等项目,为制订政策法规、产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了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发挥了智库作用。同时,学科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完成多项企业横向课题。与此同时,学科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多次参与国际性赛事活动、全国性展会、历史性纪念活动等多种志愿服务,在社会相关政府部门中产生了广泛的良好声誉和影响。
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被转化应用到企业或社区中,“维搜影视收视率移动终端多维展示系统”应用于北京慈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慈文传媒集团;“基于时间银行”的互助式养老平台被北京朝阳区常营社区采纳应用;《朝阳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被朝阳区科委采纳应用;《海归人才创新创业人才调研报告》被朝阳区统战部、侨办采纳应用;《通过创新运营模式,提升我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服务质量》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昨日市情(第61期)》采纳。
3.举办重要学术会议
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如“《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中小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互联网+京津冀知识产权论坛”、“首都旅游发展论坛”、“IT服务外包国际论坛”、“第九届国际文化管理年会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高峰论坛、第三届京津冀无形资产与科技创新智库联盟高峰论坛、首届全球化背景下营销科学与创新国际研讨会等,扩大了学术影响力。
优势与特色
(一)优势
工商管理学建有多个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国家智慧旅游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旅游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旅游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国家级教学团队、旅游管理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市级经贸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市级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北京市中小企业研究与服务基地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和保障。
形成稳定的由博士生导师带领的师资队伍:形成了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科队伍,队伍结构年轻化,45岁以下占比58%,其中包括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鲍新中等博士生导师,具有一定的博士生培养经历和较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名国家级和市级教学名师,获2项国家级、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具有较高的学科影响力:近五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科研经费4890万元,其中纵向2978万。SSCI/SCI、E期刊检索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奖近20余项。近30项研究成果被地方政府采纳应用,发挥区域智库作用。
(二)特色
本学科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国家创新战略为导向,在智慧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创业与中小企业成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领域取得突出成果,为京津冀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培养了近万名本、硕管理人才,凸显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旅游管理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在《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位居全国第四,主办的《旅游学刊》是国内公认的最具权威旅游学术期刊。
5.学科带头人
鲍新中,博士,教授,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兼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休闲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经信委专家库成员;北京市朝阳区科委项目评审组专家;海淀区知识产权局项目评审专家;近五年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以及政府和企业委托课题20余项。在SCI、SSCI以及中国管理科学、系统管理学报、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学研究、管理学报等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
6.部分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7.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8.招生学院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