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学院 > 管院新闻

管理学院: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管理人才

发布时间: 2024-12-05 13:43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学院简介

管理学院的前身是北航一分院和二分院,并于2002年正式成立。管理学院以“探求管理智慧,开发个人与组织潜能,培育具有独立人格和实践创新能力之管理专才”为使命,以建设“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卓越管理学院”为愿景,以“厚德 勤学 和谐 创新”为核心价值,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管理学院。

学院发展历程和主要成绩

一、党建引领,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

管理学院党委把“抓高标准党建、促高质量发展、创高水平学院”作为奋斗目标,聚焦“强引领、深融合、双提升”的党建工作思路,形成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大党建工作格局、大思政育人格局”两大格局,以党建与学科建设融合、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党建与人才培养融合、党建与师资队伍建设融合、党建与社会服务融合为驱动力的“一核两格局五融合”党建工作体系。2024年学院党委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023年获评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和2023年被评为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荣获校“三全育人”先进集体;2022年电子商务系教师党支部成功通过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2个学生党支部在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管理学院党委获评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管理学院党委获评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党委厚植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大思政课建设沃土,秉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抓好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和时代新人培育工作,打造了“企业家精神”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特色品牌和“乡村振兴大思政课”特色品牌,构建了“大思政”育人新格局。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培养“四有”青年。弘扬红色文化培根铸魂,制定《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方案》,发起成立红色金融育人联盟,形成“校际联动+校内协同”课程思政新格局。实施“管你爱你”四大育人计划,形成了“未来CEO创业精英班”“心晴驿站”“蜂巢创客空间”“自强之星”等品牌项目,学生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面貌显著提升。其中“未来CEO创业精英班”作为学校双创实践育人平台,多次到学校汇报展示,作为2018年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入校检查的重要支撑,多次受到光明网、新闻网、千龙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蜂巢创客空间”得到团市委李军会书记等领导的高度肯定。

 课程思政成果获得领导和媒体关注 

 

团市委李军会书记考察蜂巢创客空间

人才培养成果获得领导和媒体关注

三、坚持系统思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突出

管理学院切实将质量文化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强调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近年来,学院聚焦质量文化建设,一是全面树立质量思维。引导广大教师将质量意识融入教学全过程,进一步提升教学和育人质量。创新过程性输入,把时间、精力、资源拿出来,全面服务本科人才培养。二是突出改革思维,在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中持续做到先试先行,贡献管理智慧和管理方案。三是坚持长效思维,教育教学工作时间跨度长,学院全面贯彻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持续发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流专业建设:“十四五”期间,管理学院获批4个国家级和1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了一流本科专业全覆盖。在此基础上,2024年又新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师资队伍建设: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师德先锋1人、长城学者1人、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1人、北京高校优秀大学生学科竞赛指导教师1人等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

 管理学院北京市教学名师团队 

教学资源建设:拥有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校内示范基地等市级资源建设平台。

 管理学院实验室建设情况 

课程建设:2门课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0余门课程获批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获北京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教育教学改革:《“三能力、四平台、五协同”高水平应用型经管类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誉证书

人才培养成效: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中获100多项国家级奖项、300多项省部级奖项,居市属高校前列,全国电商三创大赛获奖数量居市属高校第一。学生考研率、就业率位列学校前茅。

 四、强化特色项目建设,高质量育人成绩斐然

学院党委深入贯彻教育强国战略,始终将育人工作放在首位,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专业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会贯通,打造了“志愿精神+专业赋能”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新模式。

 联大“未来星”团队在丰台魏各庄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

此项目由电子商务系、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李英侠带领联大未来星团队20余个专业2000多名师生,与20余省份、34个区县、80余家农业企业(含合作社)深度合作开展乡村振兴公益实践,累计服务时长超过30000小时。

 联大“未来星”团队在西南联大蒙自校区合影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三年来,近80%的学生参加校级及以上的各类大赛。获批“启明星”国家级立项29项、市级立项110项;获得“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0余项省部级奖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获得北京市“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省部级奖励近10项。获得团中央“三下乡”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中国乡村振兴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团队成员获得优质实习机会,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特色项目不仅在育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项目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等20多家媒体报道,项目模式被广泛分享到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

“未来星”团队服务乡村振兴的获奖证书

 “未来星”团队服务乡村振兴的荣誉证书

 

 联大“未来星”团队在蜂巢创客空间开展活动

 

李英侠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乡村赋能+商业研究活动”

中国社会帮扶网联手联大“未来星”团队开展乡村振志愿服务活动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这一特色项目建设,不断创新育人模式,为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管理人才持续努力。


图文:王琦   审核:张玲娜 

 


关闭 打印